未来几年
我市国家级、省级、市级
专精特新企业数量
都将持续大幅增长
近日,市政办正式印发《阜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从加大引育力度、促进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等多个方面发力,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质扩量增效,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到2025年,全市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有望实现倍增。
三年倍增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
截至目前,阜阳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4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21家。其中,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0家。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已超过四成。
为大力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质扩量增效,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 “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我市印发了《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0家,争创省级 300家、省级新冠军企业3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3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实现零突破。
引育结合
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中小企业的生力军,下一步,我市将坚持引育结合,通过孵化“双创”项目、培育优质企业、加强“双招双引”等措施,持续壮大专精特新企业规模。
遵循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梯次成长路径,培育或引进一批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
转型升级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成为优化升级的排头兵、创新驱动的主力军。实践证明,“专精特新”之路越走越宽,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高效之路。
为此,我市将通过创新平台、推进技术攻关、加强产品推广等科技创新举措,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将定期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任务清单,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等制度,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提升工艺水平。
加快转型升级方面,将推动企业上云赋智、提升数字化能力、加快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 “四化”改造。其中,“四化”改造将实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覆盖,每年滚动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支持专精特新企业 使用轻量化的数字产品或服务,每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00台左右,工业人工智能应用5个以上,高标准培育智能工厂、数字 化车间20个左右。
培育过程中,我市将加强金融服务、人才供给和土地等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和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其中,将开展“专精特新千企行”活动, 各地为每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配备1名服务专员,推行顶格服务企业机制,坚持 “好时不扰、难时出手”,表格化、清单式协调 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强化组织领导和财税支持,用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努力实现数量倍增的同时,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