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1条短信,被骗7.4万元!这些贷款“广告”千万别信......

岁末年初许多人可能会有资金需求于是贷款营销短信开始疯狂轰炸这些信息是真是假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玄机?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诈骗短信难识别公安厅提醒…

岁末年初

许多人可能会有资金需求

于是贷款营销短信开始疯狂轰炸

这些信息是真是假

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玄机?

近日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诈骗短信难识别

公安厅提醒消费者

切勿轻信

电话、短信等形式的贷款小广告


近年来,有不法分子冒用贷款营销机构名义,违规发送营销内容、违规搜集使用个人信息、实施网络贷款诈骗,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


收到1条短信,被骗7.4万元!这些贷款“广告”千万别信......

假冒银行机构的贷款营销短信。资料图片


前不久,福州消费者张先生收到这样一条短信:


“【建设银行】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预授信398000元将于10月30日到期,可用于生活支出,建筑装饰,商业活动,查利率回1,申请回2,拒收回R”。
发出该短信的号码是10685793900088878。


张先生感觉奇怪,平时建设银行短信发出单位代码多是95533,况且他并没有申请办理建设银行的授信,何来预授信到期之说。带着疑虑,张先生进行了回复,次日他便接到不同号码打来的推荐低息贷款的电话。


建设银行福州西湖支行客服人员指出,建设银行发送的短信代码一般为95533或106980095533。10685793900088878发送的短信,肯定不是建设银行发出的,可能是贷款中介或诈骗团伙。消费者收到类似短信时,最好先拨打银行官方服务热线或到柜台求证,如有贷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途径办理。


许多消费者还会经常收到

来源不明的贷款营销短信

这些短信往往带有链接或联系方式

可能导致他们陷入

网络贷款诈骗的圈套中


2023年,福建省仙游县的王女士便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进入网址填写资料,结果提示银行卡卡号输入有误,王女士根据网站提示联系业务员修改,对方要求转账2.5万元作为放款验证资金。随后,王女士找社区民警帮忙核实,派出所了解情况后判定王女士遭遇了电信诈骗。


2023年底,福建泉州的王先生收到一条虚拟号码发来的“京东金融”短信,内容称其申请资格由38000元升至169800元。王先生点击链接下载相关APP、绑定银行卡,并申请5万元贷款,结果被告知“账户异常”,需要支付贷款金额的50%作为解冻款项。王先生先后转账7.4万元到客服指定的两个银行账户后,仍未能等来放款,才发现自己受骗。


收到1条短信,被骗7.4万元!这些贷款“广告”千万别信......

1月5日,福建省首届反诈生活节在福州市国光社区拉开序幕。资料图片


福建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提醒消费者


  • 短信里的链接是不法分子提前设置的钓鱼链接


  • 所谓 "xx贷款集团" "xx贷款集团公司" 等不可能存在,市场监管部门不允许注册此类公司名称;


  • 不法分子会利用各种理由要求先收取费用


  • 不法分子会针对网贷者的情况,针对性的以征信、方便、快捷为由挖下陷阱,在借贷过程中显示银行卡信息有误,也是暗箱操作的结果


  • 消费者切勿轻信电话、短信等形式的贷款小广告不交任何保证金、手续费等,不提供银行卡密码、动态验证码等,一旦被骗要及时报警。


“低息免费”是噱头

金融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

警惕营销中

掩饰风险、隐瞒息费等行为


记者调查还发现,在贷款产品营销中,还存在息费不透明、虚假宣传、莫名收费等类似“套路贷”现象。有些非法中介、小贷公司打着大额贷款、快速贷款、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等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强制捆绑搭售、误导销售、砍头息等“套路”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前不久

厦门市公安局召开新闻通气会

通报了一起网络强制放贷案


2023年2月,厦门市翔安区居民杨先生收到一条“顺心借”贷款APP的短信,内容声称可申请大额贷款。杨先生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下载安装了“顺心借”APP填写信息,尚未申贷银行卡就收到2600元。杨先生查询发现,显示其借款4000元,“砍头息”实际到账2600元,且在6天内以35%的周利率还清本金和利息。杨先生报案后,经厦门市公安局跨省调查,一个涵盖软件开发、短信引流、高利放贷、电话短信催收的全链条网络强制放贷涉恶犯罪团伙渐渐浮出水面。截至案发,警方已冻结涉案金额超600余万元。


收到1条短信,被骗7.4万元!这些贷款“广告”千万别信......

涉恶犯罪团伙开发的“顺心借”手机APP界面。资料图片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指出

贷款陷阱主要有3类


一是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

二是骗取高额手续费;

三是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


针对不法贷款机构违法违规现象,福建金融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


  • 要警惕隐瞒风险、模糊费用等虚假宣传套路,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


  • 警惕营销中掩饰风险、隐瞒息费等行为,不要仅因为“免费”“零首付”“限时”等营销宣传套路而轻率购买不了解、不必要的金融产品;


  • 消费者应从正规机构、规范渠道,根据自身需求和消费能力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


  • 警惕过度负债风险,合理合规使用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不要无节制地超前消费和过度负债;


  • 树立诚信意识,不违规将分期、小额信贷等个人消费信用贷款用于理财、投资、购房、还贷等非消费领域,避免“以贷养贷”“以卡养卡”;


  • 远离校园贷、不法套路贷等掠夺性贷款侵害。



凡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y12315.com/jingshi/7002.html
网站编辑

作者: 网站编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8-3882066

工作时间:08: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