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男生一周2次脑梗!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你可能也有→

“24岁男生一周脑梗2次”的经历引发很多人关注。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官微发文介绍,这名浙江杭州24岁男生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长得瘦瘦高高的,一直以…

“24岁男生一周脑梗2次”的经历引发很多人关注。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官微发文介绍,这名浙江杭州24岁男生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长得瘦瘦高高的,一直以来身体都挺健康,但一周内经历两次脑梗住院治疗。


24岁男生一周2次脑梗!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你可能也有→


男生回忆,第一次发病是在白天,突然出现像针扎一样的头痛、说话不清的情况。

随后他被同事送到医院急诊,检查后发现脑基底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局部重度闭塞,也就是大众常说的“脑梗”。好在就医及时,立即进行了颅内血管取栓术,成功开通了闭塞部位。

然而,就在该男生出院后没几天,他再次“脑梗”了。这次事发夜晚,他突然瘫倒在地,一侧肢体偏瘫,口齿不清,等到被家人送到急诊时,已经有点意识不清了。检查后发现他的基底动脉再次有闭塞倾向,医生进行了支架手术。


参与会诊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沈建表示,脑梗过的人发生二次脑梗的概率本就比一般人要高,但患者短时间内两次脑梗发作,考虑还是可能存在血管炎症等问题。


为什么无高血压、肥胖问题的年轻人,会突然脑梗呢?


医生多次提到一个词:高凝状态,也就是血液比正常时更容易发生凝固的状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总部一期急诊创伤中心主任杨小锋介绍,过度疲劳、长期作业、熬夜、肥胖、高血压、炎症感染等因素,都会让身体处于高凝状态,也是形成血栓的重要原因,更易发生脑梗


程序员的工作不仅每天久坐不动,工作时间长,熬夜也是家常便饭,长期作息不规律,发病前患者随团队驻点某单位加班加点工作,每天都睡眠不足,跟脑梗相关的高危因素基本都占了。[1]

生活中出现4种状态
或是血液黏稠的征兆


一般来说,出现以下四个预警信号,就说明体内血液黏稠度可能偏高了。


信号一:晨起时头晕,晚饭后清醒

临床观察显示,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早上起床后会感到脑袋晕晕乎乎的,没有力气,没有睡醒后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的感觉。等到晚饭过后,精神状态反而最好,有的人甚至到了半夜都没有困意。

信号二:午饭后犯困,须立即睡觉

正常人吃过午饭后都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受。而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在午饭后马上就犯困,睁不开眼,要立即睡觉,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午饭后血液循环在加速,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症状更加明显。


信号三:下蹲时气短,肥胖者居多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中,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比较困难,甚至因为过度肥胖而无法蹲着干活,一蹲下就感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人体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导致血液循环不足,氧气与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换,从而引起呼吸困难、憋气等机体缺氧现象。


信号四:视力突然模糊,看不清东西


有些人平时视力还可以,但常出现短暂性模糊,严重时甚至突然看不清东西,该情况普遍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身上。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顺畅,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及时供给视神经,导致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医学上称为阵发性视力模糊。[2]


远离血稠

生活中做好6件事!


1.平时喝好“三杯水”

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水,当人感到口渴时,其实机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血容量开始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3]

平时可以随时喝两口,尤其是要喝好“三杯水”:


晨起空腹
三餐前一个小时
睡前


每次喝水量150毫升~200毫升,睡前建议在100毫升左右。[4]喝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喝的时候要小口慢慢喝。


2.别总是久坐不动


打麻将打一晚上的,坐飞机、火车行程超过6小时的,都是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很多人不知道,在医院的病人只要能下地活动的,医生一般都会叫病人多活动,避免久卧久坐出现血栓。


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缓,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肌收缩乏力,久而久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都会伴随而来。[5]


平时没事散散步,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3.尽量减少熬夜


熬夜不利心血脑管健康。《自然》杂志2019年刊发的一项小鼠实验发现,睡眠不足的小鼠动脉斑块逐渐变大,血管中某些炎症细胞的水平是正常小鼠的两倍。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细胞,这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6]


4.少吃高油高糖食物


一些油炸、煎制、辛辣的食物,像是火锅、炸鸡、烤肉等,这些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饱和式脂肪,会导致血液里面的甘油三酯含量变高,慢慢的血液会变得浓稠,容易导致血管堵塞。


此外,吃多了糖分会转化为脂肪在身体堆积引发肥胖不说,也会导致血糖升高,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像是甜点、奶茶、糖果、蛋糕等这些饮食里面就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会让血液变得黏稠,导致血管堵塞,引发相应病症。[7]


5.工作生活地点多些绿植 


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研究人员2018年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居住在绿植密度越高地区的人,氧化应激水平低,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经常会诱发各种心脏疾病;同时,他们自身的血管修复能力也较高。[8]


6.控制好“三高”和腰围


要注意控制好“三高”指标,关乎心血管健康。老年人,如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基础疾病,血液本身就是高凝状态⑩。


此外,腰围粗往往意味着腹部脂肪堆积过多,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


本文综合自:


[1]2023-02-24 浙大一院《24岁小伙一周脑梗2次!原因令人深思,专家:中风偏爱这样的你!》

[2]2018-09-18 健康时报《血液黏稠的信号》

[3]2018-08-28 健康时报《喝水是个技术活儿》

[4]2018-08-28 健康时报《科学喝水三大要素》

[5]2017-02-14健康时报《久坐伤身伤在哪儿》

[6]Cameron S. McAlpine. et al. Sleep modulates haematopoiesis and protects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Nature. (2019)

[7]2022-10-24人民日报健康号“消化内科支医生”《这3种饮食会加速血管堵塞,再喜欢吃也要忍住!》

[8]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https://www.jacc.org

[9]2018-12-25健康时报《生活多点绿,心脏更健康》

[10]2023-01-26  杭州日报《杭州男子春节打牌后脚又肿又痛!一检查,家人一阵后怕!医生:很凶险,一个月已接诊近30例...》


凡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y12315.com/jiankang/4560.html
网站编辑

作者: 网站编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8-3882066

工作时间:08: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