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长三角20强,安徽省域副中心这样建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支持芜湖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建设省域副中…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支持芜湖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增强带动沿江、辐射皖南的能力。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越、产业特色鲜明、科创资源丰富、创业氛围浓厚等比较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史机遇,对照学习沪苏浙,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努力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创新创业、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等方面走在前列,在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合作中乘势而上、作出示范,真正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第二极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发展展现担当、作出贡献。


瞄准长三角20强,安徽省域副中心这样建

资料图。王玉实 王刚 摄


发展定位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制造业发展高地。


全国创新创业引领发展的新高地。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及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坚持“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布局,让创新创业成为芜湖的时尚活力和形象名片,打造成为环境一流、主体活跃、成果迸发、氛围浓厚的创新创业热土。


瞄准长三角20强,安徽省域副中心这样建

资料图。钱鸣 摄


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开放枢纽。发挥芜湖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多式联运枢纽优势,提升国家物流枢纽的功能作用,依托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等开放平台,构建“枢纽+物流+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打造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


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将构筑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打造经济增长引擎相融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率先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统筹推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和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建设人民城市,打造人民群众宜居宜业的品质空间,实现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建成长三角地区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


瞄准长三角20强,安徽省域副中心这样建

资料图。肖本祥 摄


发展目标






到2027年,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辐射周边、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有效发挥。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8000亿元,占沿江五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0%以上进入长三角20强。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8%。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逐步显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000家。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更加完善,物流产业规模、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集装箱吞吐量位居长三角沿江城市前列。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显著提升,每年增加常住人口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77%。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加深入,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实现进出口总额220亿美元。创新创业、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较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民生福祉实现新的更大增进,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0亿元。


瞄准长三角20强,安徽省域副中心这样建

资料图。王玉实 王珂珉 摄

到2035年,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基本建成,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较2020年增加两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长三角中心区平均水平,综合创新能力稳居长三角前列,居民人均收入较2020年增加两倍,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凡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y12315.com/fabu/4614.html
网站编辑

作者: 网站编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8-3882066

工作时间:08: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