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生活有 “面子”更有幸福“里子”

“现在提倡‘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没人大操大办了,无论主人还是客人,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界首市舒庄镇大鲁村大闫庄村民闫奎恒说,6月29日,他母亲杨培真的白…

“现在提倡‘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没人大操大办了,无论主人还是客人,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界首市舒庄镇大鲁村大闫庄村民闫奎恒说,6月29日,他母亲杨培真的白宴只花了1200元,这一切要从舒庄镇开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破除迷信”等一系列乡风文明建设专项行动说起。

    舒庄镇位于界首市最南端,泉河北岸,面积33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3万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之风盛行,催生了沉重的“人情债”,导致因婚致贫现象频频发生。为了破除红白喜事都兴大操大办的陋习,舒庄镇率先探索实施“志智双提升”现实路径,以“四会一约”为载体,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破除迷信”等一系列乡风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涌现出了大鲁村、大顾村两个先进典型案例。

    便民大礼堂里的节俭新风

    为方便群众婚丧嫁娶,倡导文明节俭,该镇投资30万建设了大鲁村便民大礼堂,整个大礼堂长约30米,宽10米,面积近300平方米,礼堂中间摆放主家接待桌子1张,餐桌9张,每桌配备椅子10把,餐具10套,菜盘10个,完全依照大鲁村村规民约中“红白喜事、崇尚节俭、随礼五十、办事九桌”要求执行,礼堂南间是“厨房”,由红白理事会安排人员烧饭做菜,墙上张贴有文明宴请公约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大礼堂中专门放有一本村民用餐台账,里面清晰的记录着村民办酒席的情况,包括桌数、用餐总结、主家意见及建议等。

    为预防群众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不愿前来办理宴席,村干部就从自身做起。用自家的事带动身边的人,积极引导村民加入“红白喜事”在大礼堂办理的行动,为脱贫攻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而大顾村以“四会一约”作为载体,独创性的建设了安徽省首家村级志愿服务广场,根据工作实际,编制志愿服务日程表,对环境整治、助残敬老、脱贫攻坚等编制了不同板块,在板块轮动中,将志愿服务的理念与内容渐次展现。与此同时,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自身价值在志愿服务中更加闪光,持续开拓志愿服务精神最深厚的土壤。

    如今这两个村,也因势应时地实现了美丽乡村和脱贫摘帽的华丽转身。

    党员以上率下做好示范带动

    舒庄镇严格贯彻落实界首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开展树新风、改陋习、促脱贫的意见》,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在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时,主动向党组织报告,确定每月的10日为党员活动日,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实施文明先锋工程,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开展“党员亮牌先锋行”、挂牌“共产党员户”、建立党小组之家,接受群众监督。每周一党组织书记在党旗下讲话、每季度评选表彰优秀党员、干部,引领、影响、带动群众。制定党员干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行为规范,藉此增强群众节俭意识,远离不良习俗。镇纪委对违反规定大操大办的党员干部从严查处。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实现了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子女考上大学后,坚持“零礼金”“零宴席”,镇村干部在出现婚丧嫁娶事宜上,严格执行随礼不超过50元、酒席不超过5桌,党员干部以切身行动为新时代发声,以节俭之势、文明之力成脱贫之功。

    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该镇还建立刚性约束机制。通过吸纳乡贤、“五老”到“四会”组织中来,指导各村结合村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四会章程,采取婚事新办、喜事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一系列措施,将生孩子、过生日、当兵、入学、进新房及其他红白喜事纳入村规民约范围。

    新载体“拢”起群众的心

    通过文化墙、微信群、志愿服务、好人榜、乡贤榜、善行义举榜、学子榜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群众的心“拢”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群众思想中。

    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最俭婚礼”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构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生活、新追求、新风尚。通过民俗挂灯笼,省下鞭炮钱,孝敬老人,改善环境;通过开展“家生态”建设,晒出家风家训、家庭故事,良好的家风,更为可喜的是,舒庄镇以德化人、善行育人的做法持续发力,在2017年高考工作中,三个来自困难家庭的孩子考入清华大学,为更多贫困家庭实现教育脱贫树立了新的模范灯塔。通过“我是舒庄人”活动,提升精气神,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孝敬老人、教育子女、共建和谐上来。

界首:生活有 “面子”更有幸福“里子”

(网络配图)

    “我们的生活既有美丽的‘面子’更有幸福的‘里子’”,闫奎恒在办完他母亲的丧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大办酒席的“风光”不再,乡村文明的“精气神”正在舒庄镇焕发光彩,“引导广大村民树立节俭新风尚,不仅改变了村民的观念,也减轻了经济负担,让村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人情往来交的是心,不是用金钱物质来衡量的。”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派驻大鲁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姜支贤说。(田斌)

凡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y12315.com/fabu/334.html
网站编辑

作者: 网站编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8-3882066

工作时间:08: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